2008年,秘魯利馬APEC會議,成員領導人身著秘魯特色民族服裝合影。
2007年,悉尼APEC會議,成員領導人穿當地傳統服裝合影。

2009年,新加坡APEC會議,成員領導人身著新加坡特色服裝合影。
  今天,本屆APEC會議將舉行領導人非正式會議,作為會議最重要成果——領導人宣言也將於同日出爐。自1993年APEC升格為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以來,每屆APEC會議都會發佈領導人宣言或聲明,因為這一“紅頭文件”是當年會議最重要成果的體現,每個成員都希望能包含其主張。APEC前高官王嵎生曾參與宣言的起草,他對新京報記者表示,一份宣言的出台要經過長達一年的協商,其中有堅持也有妥協。今年APEC會議成果眾多,究竟哪些能寫入宣言,而東道主對宣言內容能發揮多大影響?
  “宣言”體現會議最重大問題
  1993年,第五次APEC會議在美國西雅圖召開,在那屆會議上,亞太經合組織首次舉行領導人非正式會晤,會後發佈了《西雅圖宣言》,由此,APEC也由部長級會議升格為領導人非正式會議。
  南開大學APEC研究中心副主任劉晨陽對APEC在西雅圖會議前後的變化有深入研究。他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說,APEC升格為領導人機制後,特意區分了體現最終成果的文件名稱。
  “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後產生‘宣言’,而部長級會議產生的成果性文件是‘聲明’。部長級會議聲明會更具體,篇幅會更長,針對成果做比較詳細的闡述;而領導人宣言內容更經典,會從部長級會議聲明中提煉出最重大問題放入宣言。”劉晨陽說。
  從西雅圖APEC會議開始,每年都會發表領導人宣言,今年也不例外。尤其北京APEC會議將產生100多項成果,哪些成果能最終寫入領導人宣言備受矚目。
  APEC前高官王嵎生就曾經參與起草《西雅圖宣言》,他對新京報記者介紹,“宣言”一般由APEC高官負責起草,通常會根據東道主建議,並與所有成員分頭磋商,最後取得一致。“在這個過程中,高官起到很重要作用,代表政府意向,每次開高官會時都有主題,通過磋商解決分歧。”
  江澤民曾致信克林頓提意見
  “宣言”文字不多,但起草過程卻相當費時。
  歷年的APEC會議幾乎都在10月或11月召開,但高官們從年初開始就要為領導人宣言做準備。王嵎生說,這大致有三個流程:APEC每年召開四次高官會,第一次議論主題,大家將政府意向帶來,看看哪些有共識,哪些沒共識,是否可以商量調和;幾個月後再開第二次高官會,這幾個月間互相交流做工作,各經濟體政府還要根據意見重新考慮意向,這個過程一直持續到第四次高官會,最後將文本提交給部長會議。
  這個過程並非簡單走流程,而是經歷不斷協商,因為每個成員都想將自己的倡議寫入宣言。因為協商“激烈”,宣言可能要到最後一刻才敲定。王嵎生說,這其中既有堅持原則寸步不讓,也有顧全大局適當讓步。
  過去20年間,中國一直對領導人宣言積極貢獻倡議,如《西雅圖宣言》中的“APEC大家庭精神”,《蘇比克宣言》中的“APEC方式”,以及《大阪宣言》中靈活執行茂物目標等等,這些倡議對APEC都產生了深遠影響,並奠定了APEC獨特的“協商一致”運作機制。
  “協商一致”的原則也體現到領導人宣言起草過程中,宣言內容必須得到全體成員同意,任何成員也不能單方面將任何內容寫入宣言。
  作為《西雅圖宣言》起草者之一,王嵎生回憶說,當年美國作為東道主,曾想在宣言中寫入Community(共同體)這個概念。但共同體對成員要求很高,因此很多發展中成員不同意。“中國的意見也代表了發展中成員的意見,當時江澤民主席用英文給克林頓寫信表達了對共同體問題的看法,信中說,共同體問題不符合地區實際,因此在宣言中寫入這一點不合適。”
  最終,美國同意將Community改為community。“別小看這樣的改動”,王嵎生說,“英文community這個單詞大寫C和小寫c千差萬別,小寫c就包含大家庭的意思,大寫C是共同體。”
  雖然美國方面提出改成大家庭,但中國方面覺得這個概念還是有些模糊,應該進一步明確,王嵎生說。“那天高官們磋商到凌晨三點,最後達成‘要莊嚴承諾深化APEC大家庭精神’,這個精神二字就是中國加入的。”
  宣言起草也有“意外情況”
  四次高官會後,高官們會將起草的文本送交部長級會議,經過討論後,並最終遞交領導人非正式會議。但到了這一步,領導人宣言仍可能有變數。
  王嵎生說,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時,某個領導人可能提出新倡議,如果沒有異議,才能最終成為宣言內容。
  對於上述“變數”,王嵎生在他的《親歷APEC與時代的變遷》一書中有提及。1997年,關於接納秘魯、俄羅斯和越南為APEC新成員問題,高官會爭論不休,部長會議也未達成一致,大家都認為三國加入已無望,但最後時刻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後,卻忽然宣佈接受這三個國家為新成員。
  關於這一戲劇性變化的內幕,王嵎生在書中稱,“據說,東道主加拿大總理克雷蒂安在會上忽然問克林頓總統是否同意,克林頓說他沒有意見,要看江澤民主席意見如何。江主席說,我們早就同意了。於是加拿大總理說,如果沒有別的意見,就這麼敲定了。會上沒有人再發言,就算一致同意了。我得悉後很高興,經請示主管副部長,立即打電話給這些國家的駐華使館,通報情況並表示祝賀。後來秘魯總統藤森特地寫信給江主席,感謝中國的有力支持。俄羅斯駐華大使羅高壽還請我和國際司的一些同事喝香檳酒,以示感謝和慶祝。”
  這一“意外變化”,後來也自然寫入當年的“領導人宣言”。
  不是多邊協議但也具約束力
  領導人宣言是APEC綱領性文件,雖然不是協議,但很具有權威性,對各成員均有約束力。
  劉晨陽介紹說,領導人宣言主要包括以下幾部分,開頭一般是從宏觀角度闡述亞太局勢,以及回顧APEC整體合作形勢,第二部分會涉及具體議題和成果,併為以後工作做出部署,第三部分會著眼全球層面,闡述APEC如何應對全球性問題,以及如何與其他國際組織合作。
  隨著APEC在全球治理地位中越來越重要,可能會在一些問題上做出具體表示。劉晨陽舉例說,領導人宣言是正文,但會對一些重要問題發獨立聲明,作為領導人宣言附件,放在後面,近年來很常見。“因為宣言篇幅有限,不能完全展開說明,因此要附加獨立聲明或附件,有時領導人宣言會有多個獨立聲明或附件,這都屬於宣言的一部分。”
  APEC升級為領導人級別會議已有20多年,由於APEC是經濟議題論壇,因此領導人宣言主要涉及經濟問題,但也會根據國際形勢,加入與經濟息息相關的某些政治議題,例如9·11事件後,領導人宣言中就曾加入反恐內容。
  今年APEC會議成果眾多,“領導人宣言”預計也將從這些成果中選擇最有分量的內容。而至於哪些成果將登上這一重要的“紅頭文件”,今日即見分曉。
  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後產生‘宣言’,而部長級會議產生的成果性文件是‘聲明’。部長級會議聲明會更具體,篇幅會更長,針對成果做比較詳細的闡述;而領導人宣言內容更經典,會從部長級會議聲明中提煉出最重大問題放入宣言。
  ——南開大學APEC研究中心副主任劉晨陽
  本版採寫 新京報記者 王曉楓
(原標題:APEC會議“領導人宣言”如何出台?)
編輯:SN146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w38iwfgg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